基地东西狭长且面积有限,三面均为城市道路所环绕,交通繁忙,而南面就是沐恩堂。沐恩堂的南北都是体量庞大的超高层建筑,如何在两者之间从建筑尺度、视觉空间和材料色彩上建立起一种和谐的过渡,进而烘托出历史建筑的存在,成为设计的要点。此外,商业开发的价值规律和历史遗留所造成的高成本也是项目设计所必须面对问题。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二个原本颇多冲突的目标合二为一,促成了设计构想的实现。
考虑到规划要求和视线等因素,主楼向东偏移。在保证裙房沿西藏路后退18米的基础上,主楼再作退让,使教堂钟楼在西北方向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视角。在建筑造型上,通过明确简练的形体语言,使沐恩堂的建筑轮廓线具有优先的话语地位,同时与周围的新建筑也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并可有效减小因建筑后退所产生的使用效率下降。利用裙房屋面的观景优势,将绿化引至其上,采用树阵形式布种乔木,兼顾绿化覆盖与人员活动,并在与沐恩堂附楼的关系上起到柔化的作用。建筑立面由虚实二个块面环绕构成,陶板实墙以沐恩堂背景墙的姿态出现。而单元式玻璃幕墙则起到虚化限定,消减九江路上的空间压迫感。裙房与主楼一体化的处理、平直的界面,使建筑简练而不显张扬。
基于城市道路的路况,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城市支路的云南路上,与地下车库、内部消防车道相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城市道路的影响。消防车道置于基地南侧,可贯通云南路和西藏路,具多重用途,并为以后沐恩堂内院的开放预留出通道,以期成为可供市民逗留的场所之一,充实街道内涵。
由于基地的承受能力,仅保留了办公与商场二个基本功能。一至四层为商场,按精品店用途设计。五层至二十层为办公,按智能化办公楼标准设计。地下二层,设机械停车库和设备用房。空调热泵设在主楼屋顶,并以高大的外墙遮蔽视线、阻隔噪声。
为提高平面的使用效率,主楼核心筒设在两端。大厦办公部分设四部垂直电梯,可分时段分区运行或并联,消防电梯兼作无障碍与服务之用。商场以自动扶梯疏导人流,货梯兼无障碍梯。